官术网 > 玄幻奇幻 > 从拜师四目道长开始 > 第二百一十一章

江浩拿出了那颗龟宝,见这颗龟宝全身细润光洁,晶莹剔透,犹如珍珠--般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记得,那老龟说过,这颗龟宝的使用方法,便是直接含入口中,便能生效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有样学样,也一口把它吞入了嘴中。

        顿时,只见他双眼光芒一闪,他感觉四周的景象又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隐约中,他看见在河水之中,有一些东西正在闪闪发亮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龟妹是水生妖兽,水性出众,因此易鹏吩咐她,按照自己所指的地方进行打捞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一会儿,一个巨大的河蚌便被她挖了出来,放在了江浩的身前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浩让龟妹把蚌壳掰开,随后他在雪白的蚌肉中翻出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。

        蚌壳中为什么会有珍珠呢?

        这是因为,蚌在河底时,当它的壳打开的时候,如果那时泥沙被激起,进入壳内,会刺激蚌分泌一种物质,包裹住泥沙,经过多次刺激,就会越来越大,最后形成珍珠。

        由于泥沙进入蚌壳内的几率非常小,所以纯天然的珍珠特别少。

        像眼前这颗纯天然的珍珠,价值连城,在大明王朝,至少值500两银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如今的物价,--两银子,相当于600块钱,用来胡吃海吃一顿,绰绰有余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浩把这颗珍珠收入了囊中,心中欣喜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颗龟宝使用时,需要吸人精血,不能一直使用,为了节省时间,他连忙沿着河岸奔跑着,寻找着珍珠的踪迹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并没有让小猫妖带着他飞行,因为此时早已经日照三竿了,村民们已经扛着锄头去田地里挖田除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让小猫妖带着他飞行,势必会被人发现,从而徒惹事端。

        河蚌形成珍珠非常少见,易鹏找寻了大半个时辰,最终也只找到了三颗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有这三颗珍珠,他接下来的衣食住行,已然足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或许是龟宝吸收了他不少精血的原因,江浩感觉一阵头晕目眩,他连忙把龟宝吐了出手,收入了囊中。

        今日的寻宝,就到此为止吧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,就是去县城,吃饱喝足,然后找一处客栈,先休息一日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到了明日,他再四处挑选合适的宅院居住

        江浩看了一眼龟妹,不由问道:“徒儿,你这身打扮不太适合在人间行走,是否可以把你的龟壳收起来,然后换一身普通小女孩的衣服穿在身上?”

        龟妹已经有两百年道行了,化形应该没有问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龟妹似乎很喜欢她背上的龟壳,感觉背在背上,特别有安全感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既然师父吩咐了,她连忙-转身,摇身一变,化为了一个身穿绿色小裙,小脸粉嫩白皙胖嘟嘟的小萝莉,此时她看起来不过五、六岁大小,娇俏可爱,如同一个瓷娃娃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她后背的大龟壳,也已经消失不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浩又看了一眼身旁的妙儿,此时她身穿黑色长裙,身姿曼妙窈窕,曲线玲珑有致,素腰一束,不盈一握,肌若凝脂气若幽兰,已经是一个豆蔻年华,待字闺中的小美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不是她面容冷淡,神态严肃,缺少了一丝妩媚柔情,她如今就完全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绝代妖姬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像这样的面庞,实在太过于出众,容易遭人觊觎,不适合暴露在外,于是,他让妙儿化出一袭面纱,遮挡住面容,只露出那一双宝石般的美眸在外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一番打扮之后,江浩看着二人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,他们一-行三人就如同兄妹三人,四处闲逛,变正常了许多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人一路行走,不过一个时辰,便来到了夷陵县城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浩首先去了一趟珠宝铺子,把手中的一颗珍珠兑换成了银两,一共换了400两银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一颗珍珠而已,并不显眼,珠宝铺的老板只以为江浩运气好,恰好找到了一块藏有珍珠的河蚌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了银子,当然是先去大吃一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路上,龟妹不知道已经问了多少遍,什么时候去吃饭呀,江浩索性便带着她二人去了当地最好的酒楼,醉仙楼,让她二人一次吃个痛快爽利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还是他自穿越以来,第一次进入古代的酒楼吃饭,看着四周正忙碌上菜的小二,以及形形色色,或是衣冠楚楚作儒生打扮的读书人,或是穿金戴银作富豪打扮的财主,或是手提鸟笼,衣着华丽的纨绔官二代,见他们一边吃吃喝喝,一边高谈阔论,气氛热烈到了极点,他顿时觉得十分有趣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热闹的场面,可比阴森的阴间要生动有趣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酒楼分为两层,楼下是普通桌位,一桌隔着一桌,而楼.上则是单独隔开的雅间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浩原本是想要订一间雅间的,但是由于酒楼生意爆满,雅间已经没有位置了,无奈之下,他只能在一楼找了一张空桌,凑合着坐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小二递过来菜谱,让他点菜时,他很自然的把菜谱递给了龟妹,笑道:“想吃什么,随便点,师父不差钱。

        有钱人,说话就是这么有底气。

        龟妹也没有客气,她看不太懂菜谱上都写着什么东东,于是小手-~指菜谱,用稚嫩的女童音说道:“这上面的,每样都给本姑娘来三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?”小二还是第一-次见到这样豪横点菜的客人,他不由看向了江浩,以为眼前这个女童是在开玩笑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浩微微一-笑,把一百两银子拍在了桌上,然后吩咐道:“按照我徒儿说的,每样来三份,赶快上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已经有些饿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有银子就是大爷,小二不敢再废话,连忙躬身赔笑道:“这位爷和两位姑娘请稍等,饭菜马上就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随后他朝着厨房报菜道:“菜谱上所有菜品,全部来三份,上到三号桌!'

        此言一出,原本喧嚣的酒楼突然之间安静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些食客们纷纷抬头看向了江浩这一桌,离的远的直接站起身,伸长了脖子,够着脑袋看,想要见识一下如此豪横的客人究竟是谁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,一桌正在饮酒作乐的读书人中,一个书生认出了江浩,他吃惊之下,连忙起身,来到了易鹏身前,拱手说道:“是江兄弟吗?我是您的同乡孟生啊。’

        “没想到数月不见,易兄弟这是发达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江浩抬头一看,见来人是一个书生打扮的青年人,约莫二十来岁左右,长相普通,不过衣着却还算体面,整洁有风度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认识这个青年书生,或者说,在原主人的记忆中,有这个人的身影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没记错的话,这书生名叫孟生,和他同出于黄花乡,是本次县试与他五人互结的五个考生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两人虽然同乡,却几乎没什么来往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孟生更是从来不拿正眼瞧他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想到今日这人竟然主动凑上前来,跟他搭话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浩心里知道原因所在,不过是他刚刚出手阔绰的表现,让对方以为他赚钱发达了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真是贫穷闹市无近邻,富贵深山有远亲

        啊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浩也不说破,而是同样拱手--礼,回道:“原来是孟兄弟,幸会幸会。

        孟生见对方果然是江浩,不由面色大喜的对自己那桌.上的书生们招手道:“张兄,孙兄,李兄,周兄,快来啊,原来这位真的是我们的同乡啊!

        那四个书生见此,连忙起身走了过来,其中一个矮个子余光瞟了一眼桌上的那一百两银子,面上瞬间挂满笑容,对着江浩拱手行礼道:“多日不见,公子还是风采依旧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四个人,其中有三人,都是他的同乡,此行县试互结的考生,只有另外那个姓周的公子,江浩毫无印象,并不认识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小二已经把丰盛的饭菜端了上来,那大鱼大肉的,摆了满满一桌子,依旧摆不下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几个酒楼小二临时搬来几张桌子,把桌子全都拼在了一起,组成了一张超大的桌子,这才堪堪把菜品.上满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眼前_上百道菜品,龟妹开心的眉开眼笑,她小手抓起一一个酱肘子,便撕咬着啃了起来,小嘴砸吧砸吧的,吃的那叫一个欢快。

        妙儿也不是个会用筷子的,她也用自己白嫩的小手抓起了一条小鱼,轻轻掀起一点面纱,用小嘴小口吃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她虽然吃相很是斯文秀气,但是用手拿着吃,终究有些怪异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浩见此,并没有责怪她们,她们毕竟是妖怪,本来就不会用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如果他--直在人间行走的话,还是应该教会她们用筷子吃饭,以免引人注意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浩见这五个书生并没有想要离开的意思,便邀请道:“各位如果不嫌弃的话,不如坐下来一起共饮几杯,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正好有些问题想要找人咨询。

        眼前这几位虽然世故,嫌贫爱富,但是毕竟知根知底,打听--些事情还是靠得住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,人生在世,难免需要与各种性格的人打交道,各取所需,因此不能过于求全责备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五人原本就是想要上前套近乎,询问江浩发财的门路,见他邀请,他们客气了一下,便也就顺势坐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眼前酒菜的丰盛,可比他们那一桌强太多了,五人一边和江浩觥筹交错,一边吃吃喝喝,谈天说地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士子见妙儿身材窈窕,龟妹更是天真可爱,不过吃饭却用手抓,有些怪异,不由问道:“易兄,这两位姑娘是?

        江浩随意说道:“两个远亲妹妹,跟着我来县城玩耍的,让各位见笑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具身体原主人的父亲,来自荆州府,只是后来药铺被官府查封,才被迫搬到大坪头村这个荒僻的村子,因此,这些士子也不知道江浩的底细,见是远房亲戚,便没有多问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吃喝了一阵,江浩突然问道:“各位,我想要把家搬到县城来住,因此想要在此地买--处清静些的宅院,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?”

        县城的一座府邸可不便宜,至少也在600两银子往.上走,见江浩竟然想要买--座府邸,这-群书生心里顿时明了,江浩这小子绝对是发大财了,于是态度变得更加热情恭敬。

        孟生表现的最为热心,他指着一旁的周姓书生,说道:“这件事情恐怕只有拜托周兄弟了,周兄弟是夷陵县城本地人,从小生活在这里,对于附近宅院的情况,他应该再清楚不过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姓周的书生也没有推辞,对着江浩拱手道:“小生周子墨,见过江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浩微笑着拱手回礼道:“小生江浩,见过周兄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见完礼之后,周子墨说道:“据小生所知,附近的确有不少宅院正在出售,有些卖的急的,价钱还能再便宜一些,不如明日小生带着易兄逐各看一-遍,看有没有令易兄满意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如此甚好!”江浩感谢了周子墨一声,随后把手伸入袖中,掏出了二两银子,递给对方,说道:“一点薄礼,还请周兄收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如果能够买到合意的宅院,之后还有重谢。

        请人办事,报酬必不可少,更何况对方与他非亲非故,银子更是要给足了,对方办事才会尽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子墨假意推辞了一番,随后便把银子收入了袖中的衣兜里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他脸上的笑容明显增多了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宅院的事情落实了,接下来便是县考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读书,不能光只顾着闭门造车,还是应该多和饱读之士多交流交流,于是江浩又问道:“不知这县城之中有哪些才学过人之士,可否给我引见一二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子墨作为本地士子,当然对本地的士子最为清楚了,他闻言说道:“要说我们夷陵境内,谁的才学最出众,那非夷陵名士刘子固刘兄莫属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刘兄的文章冠盖夷陵,如今不过弱冠之年,便已经高中举人,只待明年春闱,金榜题名,他便能出仕为官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子固?

        弱冠之年便高中举人,这刘子固倒是有几分才能。

        与这样的人交流一番,对自己的学问,应该大有裨益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,文士大多清高,更何况,对方已经是举人老爷了,如果自己冒然登门拜访,不知道会不会吃闭门羹,甚至被对方赶出来呢?

        江浩把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子墨闻言,哈哈大笑道:“这位刘举人是出了名的谦谦君子,待人极好,从不摆架子,而且,我与他是邻居,从小玩到大,非常相熟,到时候可以给易兄引见引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如果江兄想要结识有才学之士,非他莫属。

        随后,他提议道:“不如趁此机会,请刘举人一起前来,大家把酒言欢,畅谈诗文,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江浩觉得这提议不错,便点头道:“那再好不过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或许是收了江浩钱财的原因,周子墨立即起身,去刘府邀请刘子固赴宴去了。

(https://www.tbxsww.com/html/120/120510/23268161.html)


1秒记住官术网网:www.tbxsw.com.tbxsww.com.tbxsww.com